网站首页  >  学生园地  >  正文

品茗香,寻古韵,承今情——第六届茶艺技能大赛顺利举办
时间:2019-12-16

文字|刘子涵摄影|李卓玥

【核心提示】12月15日晚6点30分,由我院主办,17级茶学专业承办的第六届茶艺技能大赛于园林北楼228报告厅举行。我院党委副书记蔡江、茶学17级班主任黄友谊老师出席了本次大赛,茶学专业陈玉琼、王郁、王明乐、袁芳亭等老师及14级毕业生杨芳担任大赛评委。经过激烈的角逐,茶学1701班刘如意、覃芳、徐灵婧带来作品《以茶为引,两岸共情》,获团体赛一等奖。

12月15日晚6点30分,由我院主办,茶学17级承办的第六届茶艺技能大赛于园林北楼228报告厅举行我院党委副书记蔡江出席了本次大赛,茶学专业陈玉琼、袁芳亭、王郁、王明乐老师及14级毕业生杨芳出任大赛评委,茶学1801班洪紫蓝和园林1904班唐逸飞担任主持人。

赛前,蔡江书记为参赛者们加油鼓劲。他说道,每一年的茶艺技能大赛都是我院茶学专业的一项重要赛事,是一个展示我院学术水平和学业成果的重要平台。他提到,我国的茶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,增强专业自信。最后,他感谢老师和同学们为这场比赛的辛勤付出,希望参赛者们都能展示出自己最棒的一面,并预祝此次比赛顺利进行。

本次大赛分个人赛5个节目与团体赛9个节目,参赛选手均来自茶学17瞿瑞孜带来作品《月亮山南》,讲述了采茶人与八路军的故事:从产生误会到化解矛盾,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在一壶油茶之中缓缓晕开。游子远行,追忆往昔,邓谢龙的《往事今朝》以一盘棋、一盏铁观音为介,把往事与今朝紧紧联系在了一起。侯黛清的《相遇》诠释了一片茶叶的旅行,茶和水的相遇是缘分,人和茶的相遇更是缘分。

4683A

“雪夜观灯知风在,寒天饮茶知味在”,高源的表演《桂花雨》将桂花茶与宽广的心、细腻的情融于一体,茶与知音相连,亦与内心相融。“看着绿意润眼,摸着热意暖手,猜想鲜味润喉”,一杯龙井,几多乡愁,俞秋雯以一段《灶火清茶》讲述了亲人、故乡与茶的不解之缘,凤凰三点头既是对茶的最高敬意,也是对合家团圆最真挚的期盼。

“茶分三味,也分三昧。”团体赛表演《三昧》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。茶既可以是平民百姓家中的“柴米油盐酱醋茶”,也可以是文人雅士家中的“琴棋书画诗酒茶”。以茶送别,以红豆寄相思,节目《相思红豆》在两案茶席上展开,将一段关乎离别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。《中国味道》诉说道,一壶红茶是香港青年和北京青年产生共鸣的媒介,无论是一壶好茶还是一碗奶茶,都是让人难以忘怀的中国味道。在悠扬的渔舟唱晚声中,《以茶会友》带领观众追忆了诗人卢仝忧国忧民之往昔,如今广厦万间,寒士展颜,当痛饮七碗。

497F9

比赛接近尾声,精彩不断上演。《茶叶的旅行》讲述了红茶从中国走向欧洲,走向世界的历程。《梁祝》重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,西湖龙井寄相思。古琴铮铮,道不尽两岸同胞情,《以茶为引,两岸共情》表现了两岸同胞以茶会友,以茶传情的温情画面。金萱和铁观音代表的是两岸迥异的饮茶特色,也是三位表演者共饮一杯茶的契机。《茉莉香片的乡愁》呈现的不仅是冰心的记忆,更是茶学人的初心,那一缕茉莉花香,萦绕在每一个茶学人的身畔。《御前芳》改编自普洱茶的传说:一个阴差阳错,造就了普洱的永垂不朽。

最终,俞秋雯以表演《灶火清茶》获个人赛一等奖,刘如意、覃芳、徐灵婧凭借作品《以茶为引,两岸共情》获团体赛一等奖。陈玉琼老师点评道:“与赛同学主题上的创新和形式上的创新都是值得赞赏的。”她强调,茶艺的初心还是泡好一杯茶,故事讲得如何是次要的。此外,她还在茶汤质量、服饰道具、桌面布置、团队合作、时间把控等多个方面为参赛选手们提出了建议,希望他们日后多加注意,争取发挥更佳。

569B7

据悉,在茶艺表演中,茶与故事的衔接是关键。“台湾的乌龙茶是从大陆移植过去的,与大陆是密不可分的。我们选择金萱这种茶,是想把两岸以这样的形式联系起来。”刘如意解释了她选茶的用意。

审核:蔡江

 

Baidu
sogou